元代雜劇名篇1---竇娥冤    關漢卿

民女竇娥,自幼死了母親。竇娥的父親竇天章,是個窮秀才,因要上京趕考,沒有路費,借了寡婦蔡婆的高利貸 二十兩 銀子,誰知一年後竟變成了 四十兩 ,無法還債,就把竇娥半抵半送給蔡家做童養媳。這童養媳可真苦,一做就是十年。竇娥長大後嫁作蔡家媳婦,不到兩年,丈夫就死了。竇娥守寡在家,與婆婆同住。

這時候,楚州有個流氓叫張驢兒,與父親張老頭一起欺負蔡家婆媳,要蔡寡婦嫁給張老頭,蔡寡婦為保命勉強答應了。張驢兒又逼著竇娥嫁給他,竇娥堅決不肯。張驢兒設計陷害竇娥。一天,蔡寡婦生病,竇娥做羊肚湯給婆婆喝。張驢兒在湯裡放了毒,想先毒死蔡寡婦,然後逼竇娥成親。誰知蔡寡婦忽然嘔吐,不想喝湯,張老頭奪過碗,喝完了,不一會兒就毒性發作,倒地身亡。

張驢兒毒死了自己的父親,卻把殺人的罪名推在竇娥的身上,告到衙門。楚州知府是個貪官,背後接受了張驢兒的銀兩,就用酷刑逼竇娥招供。竇娥打死也不肯招,知府改打蔡寡婦。果然,竇娥心疼婆婆,含冤屈招了。

竇娥被判定了死罪,押往刑場。竇娥一路上滿腔悲憤地咒罵著天地:「地,你不分好歹何為地?天,你錯勘賢愚枉做天!」

劊子手過來了,明晃的大刀高高揚起來。這時候,竇娥向天發出三個願望:一是若她是冤枉的,要刀過人頭時,一腔血都不往下灑,要全飛到旗的白布上,不讓鮮血沾到骯髒的地面上;第二,六月天要降三尺白雪,遮住她的屍體;第三,她死後,楚州要接連三年大旱,以證明她是冤死的。

劊子手的刀砍下來,竇娥的血真的全飛到白布上;接著,六月的楚州天降大雪,遮住她的屍體;第三,她死後,楚州果然三年大旱。竇娥的願望得到實現,證明她真的是冤死的。這樣的描述用自然現象來解釋,當然是行不通的,但它反映出一種驚天動地的呼聲:百姓對貪官是非常痛恨的,對冤死者寄予深切的同情。

這齣雜劇的結局是:後來,竇娥的父親竇天章在京城應試高中,做了很大的官。竇天章奉旨去到楚州,探察民情。到楚州,他發現這裡竟然三年間一滴雨水也未降,心想定有冤案。當夜,他在燈下翻竇娥的案卷,忽然見燈影一閃,竇娥出現,細說冤情,求父親主持公道。

竇天章細審此案,為冤死的竇娥平反,宣布竇娥無罪,將張驢兒判死罪,楚州大守受罰。宣判剛完,大雨從天而降。這齣又名《六月雪》的戲劇,千百年來一直深受百姓的欣賞,關漢卿也成了世界級的戲劇大師。


元代雜劇名篇
2---漢宮秋  馬致遠

 

  漢元帝在位,後宮妃嬪都姿色平常,元帝心中不樂。於是從中大夫毛延壽之請,遍行天下,刷選美女。將選中美女各繪圖形一軸,送呈元帝,以便按圖臨幸。

  成都秭歸縣農夫王長者之女,名嬙,字昭君,光彩射人,國色天香。延壽允選為第一,唯要索賄百兩黃金。王氏不允,延壽乃將昭君圖形上故意點上些破綻,使其至京後,發入冷宮,受苦一世,以報不允送金之恨。

  昭君至京後,果然落選,退居永巷,無緣得見元帝。一夕,夜深孤悶,昭君彈琵琶遣興,被元帝聽見尋聲而至。見面之後驚為天人,說:「看卿這等體態,如何不得近幸?」昭君說出經過,元帝乃將昭君封為明妃,並下旨將延壽斬首。

  延壽聞訊,逃至匈奴,並將昭君圖形獻於呼韓邪單于。單于見圖雀躍,乃教番使來朝, 索昭 君為阏()氏。元帝大怒不允,但昭君深明大義,以國事民命為重。慨然請往元帝無奈,只好答應。

  昭君臨行,元帝親送於灞陵橋上,依依而別。昭君見了單于,在黑龍江番漢交界處,借酒一杯,祭奠國土,然後投江而死。單于感其忠義,於是將延壽縛送漢朝,元帝也將延壽斬首,祭奠昭君。

分析:

   王昭 君和番一事,見「前、後漢書」;但誅畫工一事,則出於「西京雜記」。昭君其實並未於黑龍江自殺,漢朝時匈奴並未強盛到讓漢朝無法抵抗的地步,這是馬致在異族統治下,遠借古諷今,非要讓昭君自盡,才能顯出漢家子女氣節。實際上昭君遠嫁異地生,下一男。夫死又嫁新王,生下二子,是一個頗為普通的故事。也許離鄉背井是孤單寂寞,但並沒有像戲劇中如此的悲愴!

 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ky123ykjh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